郑州女孩热衷“美甲”
http://bk.5588.tv/meijia/
阅读数:1264
分类:美甲
最近一到周末,郑州女孩王珍珍和姐妹们就到学校旁名为“秀色”的美甲店为自己的纤纤玉手做起“美容”,末了,还特意让服务生在指甲壳上画了两小朵玫瑰花瓣。
“不做指甲出去逛街,跟没洗脸差不多!”她伸出刚做的“美甲”边欣赏边说。
据不完全统计,类似这样的美甲店在郑州已有上百家,遍布商场、超市及大街小巷,美手、美甲已成为爱美、时尚的郑州女孩扮靓自己的首选。
指甲是古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
有资料记载,古埃及人用臆羚的毛皮摩擦使指甲发亮,并涂以散沫花汁使其呈现迷人的艳红。考古专家曾在埃及艳后的墓中发现了一个化妆盒,里面记载着:涂上“处女指甲油”为通向西方极乐世界之用。
在中国唐朝时期,就已经出现染甲的风尚。所用的材料是凤仙花,做法是取腐蚀性较强的凤仙花的花和叶放在小钵中捣碎,加少量明矾,便可以用来浸染指甲。也可将丝棉捏成与指甲一样的薄片,放入花汁,等到吸入水分后取出,放在指甲表面,经过连续浸染三到五次,数月都不会褪色。中国古代官员还用装饰性的金属假指甲增加指甲长度,显示尊贵地位。
英国皇室贵族和中国的清朝皇室都有留甲的传统,保留洁白的指甲表示不必辛苦的工作,象征了地位和权利。拥有一双修长、华丽指甲的人多半属于上流社会的阶层。在解放前的中国,美甲在某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甚至被误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的表现,是堕落。只有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,则留起了长甲来表示自己不用劳动,因此指甲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
郑州女孩热衷“美甲”
王珍珍是郑州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,据她介绍。在她们班二十二位女生中,至少十余个女孩都曾做过美手、美甲,有的平均每周都要做上一次。“一个指甲也就一元钱,再画上两朵花瓣图案,算下来总共不过十五元。看上去非常漂亮、挺时尚。”王珍珍说自己俨然成为“美甲一族”。
指甲制作一般为贴片指甲、贴片水晶指甲两种。它的制作步骤包括:消毒、除尘、上指皮软化剂、修型打磨近二十余道工序。郑州某美甲店的翟建华称:做指甲的一般大、中专学生居多,还有上班族,年龄为十四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女性,目前还没有男孩来店里做过指甲。
翟建华还告诉笔者,在郑州美甲店非常普及,许多女孩热衷于“美甲”,最贵的“美甲”一次就需七八十元,而做一次美甲仅可保持两周时间。
翟建华还向笔者介绍了一种“美甲”的小窍门:每天早晚保养脸部,用化妆水或乳液擦完脸时,顺手拿来擦手背之外,也别忘了让指甲也有机会得到些滋润。这种懒人保养法,日积月累下来你会发现,其实有一只纤纤玉手并不是太难的事。
“美甲”已成为一种文化
美手、美甲文化起源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时期,出现在人们的宗教、祭祀活动中,人们将手指、手臂画上各种图案,求神灵赐福,驱除邪恶。
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《红楼梦》中写到,病重的晴文将自已的长指甲咬断送给宝玉,这恐怕是有关蓄甲最生动也最凄婉的描写了。另外,手文化还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。象陆游《钗头凤》中的“红酥手,黄藤酒”,象著名叙事长诗《孔雀东南飞》中的“口若含朱丹,指若削葱根”等等,这些耳熟能详、朗朗上口的诗句,用最美好的语言,描写了一双双美手。
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,美甲已走入寻常百姓生活,美手、“美甲”成为民族文化中独具时代特色的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