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甲项目缓慢走热
http://bk.5588.tv/meijia/
阅读数:1221
分类:美甲
美甲业在我国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,虽然市场走热的速度较慢,但毕竟已自成体系,并形成了中国美甲业的自身特色。
消费从“试试看”开始
据有“中国美甲人”之称的李安女士介绍,最初,顾客的消费带有很大的偶然性,多是抱着“试一试,觉得好看就继续做”的想法来美甲的。技术好的美甲师留住了顾客,也有的顾客觉得不好看,就不再光顾美甲店,这可能是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很糟糕的美甲师。但时尚人士是消费主流,他们带动了整个消费趋势。随着美甲文化的普及,顾客消费意识日益成熟,不会仅因价格低就去光顾,而将加入对美甲技术、产品和服务环境等各方面的评估。如今,消费者不仅仅在消费产品,也在消费文化。美甲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,以及服务场所营造的文化氛围,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吸引顾客。
美甲业的“低谷”论
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,美甲项目没有像有些美容项目一样在短期内火起来,因此让业内人士不由担心,美甲业是否总在低谷中徘徊?
但通过市场分析我们发现,就美甲整个项目而言不存在低谷的现象,只是有一些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瓶颈,出现了低谷。比如我们常会在一些大型商场看到成行成市的美甲铺位,有的一层商铺就有几家甚至十几家美甲店。美甲项目的火爆由此可见,但为了招揽客源,各经营者之间相互压价,做一双手只要10元甚至更低,结果利润太低,当然就导致经营不善。这种“行情热,个股惨”的现状,让一些人误以为这个行业不行了。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种情形,那些经营者既是牺牲者也是铺路石,正是他们在无意中带动了中国人美甲的潮流,让美甲这个在国外只有有钱人才能做的项目,成为中国最普及的美容服务之一。
中国美发美容协会会长闫秀珍在接受采访时说:中国美甲业从1995年起步以来发展一直比较缓慢,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,许多消费者认为美甲就是做花式指甲,内容很单一。其实美甲服务丰富多彩,中国美甲师的技术水平跟国外基本持平,只是所选用的材料可能会有所差距。
附加服务VS专门店
从目前市场来看,美甲项目的经营模式既有美容院作为附加服务开展,也有商场里的专业美甲沙龙和大型专业美甲店,数量较多的仍是附加服务。据记者观察,美容院、化妆品店、发廊等有不少都开展美甲项目,与主营项目相互带动,增加营业额。比如,在美发店内,顾客在染发或烫发的等候时间段可以做美甲,而这种服务的收费通常比专业美甲店更低。
但李安认为,最理想的经营模式仍是专业美甲店,因为专业经营能更好地保证产品、技术、卫生等各方面的质量。经营者更要选择环保产品,才能既保证经营者的健康,也保证顾客的健康。
快餐式美甲新概念
市场上任何产品的出现都会有其理由,美甲机的出现也是如此。但这种快餐式的美甲方式在给消费者带来方便的同时,也有一定的局限性。因为它只适合较长的指甲,而人的指甲形态各异。同样,不同的图案在不同的指甲上效果也千变万化,只有美甲师与顾客一对一的个性服务,才能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。但毕竟这是一个快餐时代,美甲机作为一种娱乐性的辅助项目,一定会大受年轻人的欢迎。
中国美甲博采众长
美甲在欧美各国流行多年,以法式指甲和美式指甲代表性。法式指甲的标志是指甲尖上有宽宽的白边,甲基部分透出自然的肉红色,外观简约清新。美式指甲又称彩色层衣,要先将指甲加长,在彩色层衣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图案,色彩艳丽。中国的美甲业虽起步较晚,但也因此可以博采众长,没有陈规旧框束缚而自成一派,可谓集东西方文化于一身。在指甲上,不仅可展示江南竹钩、文房四宝、茶道、京剧脸谱、景泰蓝等传统艺术图案,也有金字塔、斗牛士、法老等显示西方文化的图案,卡通图案也很常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