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生注意“四养三防”
http://bk.5588.tv/baojian_qj/
阅读数:4719
分类:秋季养生
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拉开序幕,夏天的燥热还有“余温”,但逐渐褪去,天气会渐凉,从这天开始秋高气爽,月明风清。
从养生的角度说,立秋时节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沉降。没等湿热完全消退,秋燥就开始发作,加之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各类呼吸系统疾病、过敏疾病进入了高发期。
立秋四养
一、精神调养
立秋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
此时养生要做到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,即使遇到伤感的事,也应主动予以排解,以避肃杀之气,同时还应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二、起居调养
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,应开始“早卧早起,与鸡具兴”。立秋乃初秋之季,暑热未尽,虽有凉风时至,但天气变化无常,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情况。因而着衣不宜太多,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,易受凉感冒。
三、饮食调养
酸味收敛肺气,辛味发散泻肺,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尽量少吃葱、姜等辛味之品,适当多食酸味果蔬。秋季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
四、运动调养
立秋后,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。运动量不宜过大,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。尤其是老年人、儿童和体质虚弱者,以防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。
立秋三防
一、防暑
立秋时节,暑热未尽,气温不会很快下降,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;虽有凉风时至,但天气变化无常,早晚温差大,白天仍然炎热;秋老虎随时虎视眈眈,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。
我们要尽量保证充足睡眠,注意补充水分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,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“热伤风”。
二、防燥
中医认为,燥乃六淫之邪,为秋季主气,常见口干舌燥、鼻涩咽痛、皮肤干枯、大便干结、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,上称之为“秋燥综合征”。
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,更应重视预防。秋季防燥,要以养阴清燥、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。
三、防感冒
立秋后,昼夜温差变大,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。比如,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,太过贪凉,就会有腹泻、头重等不适出现。因此,初秋之际,千万注意不要贪凉,注重饮食卫生,情绪稳定。
秋季饮食
立秋过后,很多人胃口不好,消化功能下降,而且容易出现乏力、倦怠等症状。10种消暑解热的食物,一起来看看吧!
莲子
莲子芯的味道虽苦,但可清心火,适宜体质虚弱、心慌、失眠多梦的人食用。但大便干结、腹胀者,尽量少吃。
黄瓜
黄瓜爽口、清热、解暑,还能增进食欲。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、慢性腹泻患者尽量少吃。
菊花
清香宜人的甘菊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,还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,可清热,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及咽喉肿痛。体质偏寒的人要少喝。
绿豆
绿豆性凉、味甘,有清热、消暑除烦、止渴健胃的功效。有四肢乏力、腹泻等症状的老人、儿童则不宜食用。
苦瓜
苦瓜具有增进食欲、健脾利胃、助消化的功效,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、舒张血管。但不宜过量食用,否则可能引起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
蜂蜜
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蜂蜜有“清热、降燥”等功效。早起后,喝一大杯温蜂蜜水,有助于化解暑热。不过,一岁以内的婴幼儿、肝硬化患者不宜饮用。
海带
海带有助于减少体内的积热,还可以对付因出汗过多导致的体力透支。海带中含有的多种营养物质,具有辅助降低血压、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,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。但海带性寒,脾胃虚寒者忌食。
绿茶
喝绿茶具有坚固牙齿、保护血管及提神作用。另外,大量出汗后喝绿茶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流失的钾元素,提高耐热能力。绿茶性偏寒,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胀气。
白菜
白菜性平寒、味甘,有清热、养胃的功效,尤其适宜脾胃虚弱或病后体虚者食用,并有防治习惯性便秘的作用。白菜煮熟后,别放置过久,以免滋生细菌。
冬瓜
冬瓜适用于烦热、小便不利、咳喘、高血压症患者。脾胃虚寒、肾虚者应少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