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艾灸,这4件事你一定要知道!
http://bk.5588.tv/baojian_dj/
阅读数:2667
分类:冬季养生
天气渐渐转冷,寒气悄悄袭入身体。
艾灸作为一种温阳保健方法,可散寒湿、通经络、补气血,以其温通之性,激发体内阳气,驱逐寒邪之气,温和而不伤身。因此在冬天艾灸,不仅有助于暖身抗寒,还能对人体起到调养的作用。
但是,也有人觉得冬季艾灸相对有些不便,同时也怕引起“上火”。今日就准备了一份“冬季艾灸全攻略”,帮大家解决冬天艾灸的一些小困惑。
艾灸时怎么做好防寒工作?
首先我们来说说防寒的问题,因施灸时需要暴露部分体表穴位,所以冬天艾灸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。
在室内很冷的情况下,可以在艾灸前先打开暖气,把室内温度升起来,待到室温合适之后再使用艾艾贴牌艾灸器进行艾灸。
在艾灸时,还要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面积,比如说,我们在艾灸背部的时候,可以把开衫反着穿,只暴露背部,把肩膀、手臂等部位都遮挡起来。
艾灸一结束,马上穿好衣物做好保暖工作,有汗及时擦干,灸后两小时内避免用冷水洗手、洗澡、洗头,否则容易影响身体健康,得不偿失。
如何确定艾灸时长与频率
在艾灸的过程中,自身的感受是很重要的,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产品调整每次艾灸的时长。
平时日常保健,使用艾艾贴牌艾灸精华贴,一般建议4~5小时。
如果是针对身体不适做艾灸调理,同时感觉艾灸时身体很舒适,也可以适当延长艾灸的时间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在艾灸的过程中有不适的感觉,可以先暂停艾灸,查明原因后再进行调整。
艾灸的频率也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定,如果是保健灸,一周艾灸2-4次即可;如果是因为身体不适,起调理作用而灸,那么可以1天灸1次,建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安排。
防上火应该怎么做?
要避免冬天出现口干、咽干、咽喉痛等“上火”现象,可以在每次艾灸时加灸腿部穴位。
人体从脚到小腿、大腿,内侧分布着三条经络——脾经、肝经和肾经,它们就是足三阴经。冬天多灸腿能起到降火滋阴的作用,建议艾灸的穴位有三阴交、照海穴、太冲穴、涌泉穴等。
灸后别忘了喝杯温开水,以补充水分。
此外,易上火的体质,平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,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。
什么情况下不宜艾灸?
艾灸保健在于调节人体的经络之气,过饥、过饱或生气时经络之气往往不通畅或紊乱,施灸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,还可能适得其反。
因此,人在极度疲劳、过饥、过饱、大怒、情绪不稳等情况下慎用灸法。